到底那种情况下要用“动词+动名词宾语”这种结构,譬如: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avinghis lectures interrupted.
假如我来写这个句子会变成: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is lectures be interrupted.
这两个含义上的不同之处呢?
到底那种情况下要用“动词+动名词宾语”这种结构,譬如: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avinghis lectures interrupted.
假如我来写这个句子会变成: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is lectures be interrupted.
学英语动词,不仅仅是学习动词的词义,还需要学习这个动词的使用方法,即及物还是不及物,能否接双宾语、复合宾语,能否接that 从句。这从你平常的阅读中就能积累,你可以模仿你见过的使用方法造句。假如有疑问,就查词典。词典不只对你说动词的语义,还对你说动词的使用方法,并用例句作以说明。不可以用汉语的逻辑去推理,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常常会出现推理的结果是不对的。因此阅读时多留神动词的使用方法,而不止是动词的意思,一般常查词典,久而久之,你自然就学会了动词的正确使用方法。
但每一种语言毕竟还是有肯定规律可循的。语法书就总结总结了一些常常后接动名词或不定式的动词,你可以制作卡片,将只可后接不定式的动词写在一个卡片上,将只可接动名词的动词写在另一个卡片上,再将后接动名词和不定式都可以,但意义不一样的动词与后接动名词和不定式都可以而且意思差别不大的动词也写在第三张卡片上。常常把这类卡片上的动词看一看,剖析这类动词的语义有哪些共性,能否总结一些合适自己运用的规律,有什么例外。
比如我就发现,不定式一般表示还没发生的以后的动作,因此需要后接不定式的动词多半表示计划、计划、企图、拒绝、想要、赞同、决定等意义。而动名词常表示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动作,因此需要后接动名词的动词总是和不承认、承认、赏析、想象、完成、停止等语义有关。但这里又有例外,advise,suggest后接动名词只能记忆。
就tolerate这个动词而言,其意义是忍受、容忍。从逻辑上将,你忍受、容忍的事情一定是已经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还没发生的事情,因此应该后接动名词,词典也证明这种推理。tolerate是不能后接that从句的。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avinghis lectures interrupted.
这个句子中的having his lectures interrupted就是动名词短语作宾语。这个动名词表示的是包含目前谓语时间在内的习惯性动作,不是一次性事件,因此也符合动名词的使用方法。动名词作宾语,一般句子的主语就是动名词的逻辑主语,having sth done中的having是历程的意思,主语he是having的逻辑主语。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is lectures be interrupted.
当句子改成如此时,tolerate后接的是that从句(陈述句作为名词此句就是that从句),而tolerate没这种使用方法,故为错误。另外动词原型be为虚拟语气形式,tolerate的语义和虚拟语气无关,也是一个错误。其实只须将be改为being,his lecttures being interrupted就成了一个被动语态的动名词复合结构,这就是正确的句子了。
Being a bad-tempered man, he would not tolerate his lectures being interrup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