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9月24日,是美国National Punctuation Day(国家标点日)。

为了这个纪念日,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号召读者以标点为题写haiku(俳句),其中一位读者写的俳句是如此的:

Are you Brit or Yank? Show me your quotation marks And I’ll tell you which.

你是英国佬还是美国佬?给我写个有引号的句子,我就对你说答案。

据了解英国人和美国人用引号时的确有个总是被忽视的细微差别,请看维基百科上举的例子:

Carefree, in general, means free from care or anxiety.
Carefree, in general, means free from care or anxiety.

前面一句的逗号在引号内,是美国习惯使用方法;而后面一句的逗号在引号外面,是英国习惯使用方法。无论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这个逗号还真不是逗你玩的,非常有内涵。请看以下例句:

My older sister, Betty, bought me a gift.

我姐姐,贝蒂, 给我买了个礼物

假如同样这几个词写成:My older sister Betty bought me a gift。根据芝加哥格式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的讲解,上述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一个显著不同:前者说明说话人只有贝蒂这一个sister,而根据第二句,说话人应该还有其他姐妹。所以美国人说:The commas are not just commas, they are facts.

当然,对这种语法规矩不可走火入魔,假如有人写下如此的句子:

My husband Dave bought me a gift.

我老公戴维给我买了个礼物。

尽管在“戴维”这个名字前后没逗号,但说话人通常来讲也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老公。

对比而言,中文里逗号用得比英文里用得多,因此英翻中的时候,会平白多出不少逗号。台湾学者余光中先生举例说:依据英文的语法,比如下面这句话,里面的逗点实在是多余的,可是删去之后,读起来就太急促了:

“我非常了解,他的意思无非是说,要他每一个月回来看我一次,是不可能的”。

余光中先生还引用了台湾1973年1月号《幼狮文静》上翻译的狄更斯《圣诞节颂歌》( A Christmas Carol )中的一句话:

“而且,史克鲁治甚至没因这桩悲惨的事件而伤技巧使他在葬礼那天没办法做一个卓越的办事职员与用一种千真万确的实惠价钱把葬礼搞得庄严肃穆”

这一句话“而且”之后一共62个字不需要标点,让人读的气短。用余光中先生的话说,从译文来看“无论怎么样不懂为何狄更斯是文豪”。这一段文字的英语原文其实是如此的:

And even Scrooge was not so dreadfully cut up by the sad event, but that he was an excellent man of business on the very day of the funeral, and solemnised it with an undoubted bargain.

吴钧陶先生所翻译的《圣诞节颂歌》,其中这一句,是如此的:

“可是即便这位私刻鲁挤,对于这桩伤心事,也并不那样难受的不能了,而就在举行葬礼那天,他还是一个出色的老板,用道道地地的业务经举行了那次葬礼”。

吴先生一共用了五个逗号,而英文原文只有一个逗号。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英文用逗点是为了文法,中文用逗点是为了文气。”(《变通的艺术》)我感觉说“文气”太文,还可再通俗些,其实中文加逗号就是为了“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