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定居美国二十六年,位忝著名的麦当劳公司国际总部高级主管,入乡随俗,可谓打入美国主流社会多年,但美国文化中的很多反常现象,依旧常常令我困惑,让人匪夷所思。

A美国联邦通过法令:全国农耕地 36%不能耕种,以保护所有农人的生活水准。 那些不必耕作的农人,则每年可领政府津贴,不愁生计。近期,克林顿总统又签署法令,不少养乳牛的农人也同样不能向市场提供牛奶及奶制品。他们仅需坐在家看电视,每一个月邮差自会把政府津贴送上门。

我为自己选错了行业而跺脚。天天营营碌碌,但求糊口。不知要熬到几时,才能晋升到可以 奉命不工作 的地位。

B同事家举行夏令派对,寄来邀请书。派对在他家漂亮的游泳池畔:烤肉、乒乓、水中排球充满教人开心的活动。但,邀请书附一正式文件,同意邀请需要签了文件才算数。该文件说:我宣誓,参加派对是我本人的意志。我宣誓,永远免除罗伯将森夫妇任何与此派对 有关联的法律及诉讼的责任。

罗伯将森是我同事。换句话说,在参加派对中,你若在泳池畔摔个大屁蹲儿,撞掉两颗门牙;或让烤肉炉烧焦了手肘;或在池里淹死掉,可完全是你一个人的意愿,绝对不可以跟罗伯或他太太打官司。基于对我们的爱惜,我托词岳爸爸妈妈来访而谢绝了罗伯的邀请。

C芝加哥州立监狱因人满为患,已于年前开始释放囚犯。因犯罪人口的成长率,数倍于州政府经费收入的成长率,每年放行的囚犯可能要比关进来的多不少。我想也不想想, 10年之后,我还敢不敢同任何陌生人打招呼。

D大家一方面教孩子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又叫孩子子在外头别跟陌生人 说话。大家自己一边叹息人际关系渐渐冷漠;一边又不想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大家的藉口是,怕孩子子被坏人拐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大家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大家的爱吃得一息不存了.

E1中国人来美国,要看纽约世贸中心、芝加哥席尔斯大厦、最长的桥、最大的港、最新的电脑、最死板的钢筋与最浮华的百货店和迪斯科舞场。美国人去中国,要看故宫、圆明园、猪舍、农民的泥屋、喝茶的知识、做纸花的方法、吃的艺术、庙、蛇市场、早上在公园练太极拳的民众。美国没办法弥补它短暂的历史,不可以事后再回头去打造文化。 中国则不难拆掉旧的,依美国的模型来建新的。迎头赶上,毫无阻拦。

F大家住的小农庄,屋下冒出狐狸蛇群。打电话给市政府,没人办这种案子。 打电话给专除虫害鼠螂的,不管出价多少,无人想或胆敢来除蛇。打电话给动物园,又说是他们的蛇已足够,不需添置。

自由、民主,所有都市化之后,出现了原始蛮荒的问题,可真叫人感到莫大的无助和孤独。 只好期望蛇们把花粟鼠、地鼠等吃尽了,自行撤退到庄外的原野里去罢。

G女性又要争男女平等对待之地位,又要期望男性给她们开门,替她们付账。 男性又要他们的女性漂亮诱惑,又要她们忠心不二。

H美国人喜欢讲人道主义。礼拜天上教堂,所崇尚的也是救世博爱的精神。然而他们的政府,经费一拨就是几万亿,老远老远跑到火星、水星、金星去拍几张照片回来,每人额手称庆。如果他们的政府胆敢提出什么救济贫病、安抚老人的策略,选民就要开始生气。

假若他们眼巴巴跑到火星上去,也发现那里充满贫病残老的火星人,等待救济呢?他们会先拨经费去帮助那些火星人呢,还是会再不惜巨资,继续往太空更神秘的星球去拍照片?

I在我办公室也好,朋友群也好,旅游碰到的也好,几乎没一个女性不是在节食。或是,一边嚼着大口大口的巧克力蛋糕,一边声称吃了蛋糕后,立刻恢复节食。有的这么苦行僧 似活着的女性,其实已经看着像竹架子一样。在任何社交场所,要使女性群的谈话热络起来,仅需提到 节食 这个题目,保准有惊人成效。

J在不少美国的中国食肆吃饭,他们给你一个大盘子,装饭菜用,旁边摆着一双筷子。 美国人自鸣得意地拎起筷子,就着盘子吃起饭来。我是中国人,就从来不了解如何使用筷子 从盘中扒饭吃。那不是怪别扭的,光是担忧饭粒东撒西落去,就要叫我丢了胃口。 美国人学得了拿筷子,难道就学不了端饭碗吗?中国人学吃西式快餐就认真多了,又是刀,又是叉,又是用盘子喝汤,整套都来。

K在华盛顿,著名小提琴家依萨波门在一次演奏会后同意观众访问。一位老兄,西服革履,一本正经地问道:为何目前已经无人创作古典音乐? 依萨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干笑了一下。

最后,他才像对小学生一般地说: 先生,所谓古典音乐,是古典年代人写的音乐。 不幸他们都已死光了;所剩下的都是现代人,现代人就只好写现代二十世纪的音乐了!

L在一个大伙都生活得还不恶的世界里,譬如说佛罗里达的迈阿密罢,每人瞧不起每人。

拥有巨型机帆船的,瞧不起有帆而无机的;后者瞧不起开马达船的;马达船主也瞧不起只有一张帆的小船主;后者又瞧不起把马达开得乱响,而没过夜船舱的小马达船。 家宅有私人海滩的瞧不起与海滩有点距离,而需要到公共海滩去的。当地成长,看不起新近搬来住的。

M天气清爽,跟老美同事一块去吃午餐。找到了餐馆,可是停车点拥挤。老美总喜欢绕来绕去绕半天。稍远些的空位,虽然离餐馆只一两百公尺,他们仍嫌太远。于是在停车点绕呀绕的,我的胃可开始咕噜叫了。

不管去什么地方,停车一直嫌太远。然而,每一个礼拜六晚上,他们又需要到什么昂贵的 健身俱乐部去跑步,以保持健康。运动对老美是要紧的,但却绝不可以和其他活动混搅在一块

N美国人号称喜欢追求个人自由,所有要标榜个人的独特质,务要从人群中被离别出来,一定自我的价值。可是,我又发现,美国生活怕自己样样比不上其他人。其他人有哪些新鲜玩意,就都趋之若鹜,像抢购白菜娃娃一样,像参加会所、买新车、用时髦衣饰发型一样。 有一种新体操,大伙也做那体操。美国人样样都想和其他人相同,样样又要和其他人不同。

O有位新邻居,除去白天经营房产事业,另有养鸟的兴趣。养鸟养多了,于是变成副业,各色的鸟呀、鸽呀,饲养大了就卖给其他零售店去销售。我起先没事就偶然去参观他的存货。有一回,正在他后院谈天,他抬头看看,突然离座,回来时手上握了把长枪。砰砰,就射下两只鸟。

P一个水泥车司机运送湿水泥到他家附近,决定先回家跟太太打个招呼,却看见一辆全新 的凯迪拉克大轿车停在车道上。于是他停住水泥车,绕过屋子去察看。但见他老婆正与一陌生男性在客厅里谈话。他一声不响打开那轿车的窗子,把一车湿水泥灌进轿车里,塞得满满的。下班后,太太告诉他,那已变成硬邦邦的水泥轿车原来是要送给他的,花了她半生的积蓄。 陌生人则是车行老板,来送车、签文件。

Q专家也有走火入魔的。美国家庭中58%饲养猫狗鸟鱼之类的宠物.于是这方面的专家也风靡起来。

宾州大学去年开国际宠物学术会议,从十四个国家来了四百四十多个专家。其中包含动物行为博士、人类学教授、心理学泰斗、人兽关系专家不一而足。其发表的论文题材,有的研究提早人猫交流对彼此依存关系的影响(不拍的猫变傲慢,常拍的则变可爱);狗性格与其主人道德感的关系(养良狗的青少年,暴力倾向减低);猪与狗与人际关系的比较学等等,不一而足。